wu2305

wu2305

VPS选购需要考虑哪些【地理篇】

引言#

这是 VPS 选购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应某一群友的要求所做。

内容上可能有一些偏颇,还请网友多多见谅,指出问题。

不说怎么解决问题的一律 “你说的对但我不改”。

数据从哪儿出国#

中国大陆的民用网络出口集中于以下几个城市:

  1. 上海
  2. 北京
  3. 广州

有非常罕见的概率可以见到新疆乌鲁木齐出口的 CN2 节点和成都出口的某些南亚方向线路,但基本不是普通民众日常打 tracert 可以在响应数据中见到的神奇节点。

出口城市:上海#

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无数的美誉,在现实中作为长江出海口的她同时也承担着长江流域地区的互联网流量出口。

长江流域的经济规模也造就了相当庞大的数据流量出境需求,因此上海国家骨干网的网络汇聚层几乎一到高峰时间便开始抖动甚至丢包。

上海位于华东顶点的位置促使多条太平洋海底光缆将上海作为起点,触及整个亚太: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乃至美西。

出口城市:北京#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华北平原的要冲,负责汇聚整合华北大地、东北三省以及内蒙等西北省份的数据流量。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且具有 “靠北” 的地理特色,使得北京并不如同上海一般同时负责流量的汇聚与海缆的登陆,基本只作为流量的中转与汇聚存在。渤海、黄海的海床深度更进一步限制了可选的海缆登陆站。

因此,北京主要负责欧洲方向陆缆的流量传输以及韩国,日本少部分地区的网络流量处理。

出口城市:广州#

广州,九龙荟萃之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要冲,负责整合西南片区,两广,福建区域的数据流量。

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区域,广州与香港的联动不可谓不丰富。凭借香港早期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和长久以来优秀的国际流量出口,广州在全国拓扑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广州出口主要承担香港方向、南亚方向以至部分亚太方向流量。部分特殊情况会承担欧洲方向流量。

数据到哪儿#

大陆运营商开放给民用网络的 POP 点相当有限,每个大洲一般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

美洲#

美洲可以分为北美和南美,仔细分下去还可以写作美国和其他国家。中国在美洲的 POP 均集中于美国西海岸,靠近中国一侧。

北美作为现代互联网的发源地,相当数量的 Tier1 级别 ISP 均在此处设置他们的 POP 和骨干。因此,中国与北美的互联带宽相当庞大,三大运营商均采购了北美 Tier1 ISP 的 Transit 作为自身网络的补充。

美国西海岸的 POP 点有如下几种选项:

  1. 洛杉矶(Los Angeles)。LAX 作为北美西海岸历史最为悠久的数据交换中心,相当数量的海缆均在此地登陆。这也促使 LAX 成为三大运营商在北美的重要 POP 之一。

  2. 圣何塞(San Jose),SJC 作为美西新兴的地区网络中心,大量新建造的海缆和机房均在此登陆,这也促使三大在此处投放大容量的 POP 和 Peer 节点。Cloudflare 也在 SJC 与三大运营商有超过 100Gbps 以上的互联互通容量。

  3. 西雅图(Seattle)。美西北部的重要网络节点,和洛杉矶有着接近的网络地位。早期的日美海缆均从 Seattle 登陆,是连接亚太延迟最低的北美网络中心之一。

日本#

日本的海缆登陆点比较有限,基本集中于东京和大阪。日本的大型网络运营商和中国大陆有着相当相似之处,主要的骨干资源集中于 NTT,KDDI,IIJ,SoftBank 的手中。

可能是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PY 关系或者是幕后交易,日本运营商是为数不多直接在大陆有自营 POP 点的海外 ISP。同时,其与中国大陆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质量之高堪称奇迹(IIJ 与 AS4837 甚至是完全对等互联,据说能够看见 IIJ->AS4837->AS9929->AS10099 这样的神奇路由)。

NTT 作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亚洲 Tier1,纵使其骨干网络有着 TNT 的美称,大陆运营商也与 NTT 互联增加其骨干网络在世界上可触及的范围。

主要 POP 为:

  1. 东京。东京作为日本唯一一个都级行政区域,基本被国际认为是事实上的首都。东京湾良好的水文也给海缆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大阪。东京如果被认为是关东的中心,那大阪就是关西的中心。东京都悠久的网络发展历史在大阪看来可能就是一坨坨屎山,大阪主要为新建造的海缆创造有利的登陆条件。

东南亚#

说起东南亚的两个网路中心,绝大多数的中国网民应该都毫不陌生。一个是与中国发展紧密相连的城市 —— 香港;一个是南亚的经济与石油产业的中心,航运的咽喉马六甲海峡的明珠 —— 新加坡。

作为两个非常靠海的城市,新加坡和香港都有大量的海缆登陆。基于地缘上的关系,新加坡主要作为南中国海周围国家的中转枢纽存在,而香港更多则是作为中国最早面向世界的门户,透过罗湖口岸进入香港的而陆地光缆让香港承担大陆大量出向数据的同时,也成为了太平洋区域国家通过世界岛上的陆地光缆、以最低延迟链接欧洲的入口。

主要 POP 为:

  1. 香港。作为中国目前的特区有着相当特殊的网络地位,但是三大家对该区域互联互通资源的垄断也导致了极其高昂的大陆直连线路价格。

  2. 新加坡。在过去的岁月中作为南亚区域的唯一超大型网络中心存在,由此诞生的巨量机房需求早已使该地区不堪重负。为此,不少所谓的新加坡服务器已经被安置在对岸的新山区域。

欧洲#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